发布时间:2025-05-06 点此:1100次
文 | 表外表里 ,作者 | 陈梓洁,修改 | 曹宾玲
近来有外媒爆料,苹果正紧迫与40多家印度公司商洽,期望扩大当地供应链,以应对特朗普上台行将引爆的关税炸弹。
音讯一出,当即招来言论风暴。
此前,印度出产的iPhone外壳只要50%良率,现已让人们对“印度制作”产生了担忧,9月苹果印度工厂的一场失火,简直坐实了外界的置疑,没想到库克仍要加码印度。
跨国公司们分明都是“千年的老狐狸”,却恰似中了印度迷魂术,个个无法自拔。
富士康为了印度,不吝与中文互联网为敌,乃至出资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公司都被逼拱手让人了,依然扬言要追加在印度的出资。
韩国钢铁巨子浦项去印度建厂,十几年竹篮打水一场空,也不愿死心,正高调重返印度。
曩昔七年,有2700多家跨国公司从印度撤离,但印度仍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,连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都不由得揭露夸耀:“咱们现在是全国际仰慕的目标,全国际都想和印度经商。”
印度到底有什么法力,招引外资前赴后继?
在李笛眼里,印度招引外资的手法,用一句话归纳便是“撑死胆大的”。
她在化工职业,首要给农药、医药公司供给根底质料,免不了要跟“国际药房”印度打交道,入行接到的第一笔咨询,就来自印度公司。
“咱们有一笔大订单”“请供给产品的溶剂清单、工艺途径……”“假如咱们买300吨、500吨、1000吨,扣头别离能给多少?”
犹记住收到邮件后,李笛激动得睡不着,写了一整页回复,就等大单砸下来。
但是,样品寄出去之后,本来一天催她好几遍的客户,忽然就没了音讯,不论她怎样追寻,都杳无音信。
再次遇见那家公司,现已是在次年的印度新闻上——自己寄出去的同款产品,不只被官宣立项了,仍是和跨国大药企的协作!
“这不便是白嫖咱们的样品,拿欧美、日本的订单吗?”干得久了,李笛逐步意识到那些不问质量好坏、一门心思套取材料的客户,都是想“借鸡生蛋”的印度人。
但她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抢走蛋糕,究竟印度化工职业自身有丰盛的见识,印度政府又对许多污染大的新物质放松了控制,当地人力本钱也低价,国际药企很难回绝这样的实验基地。
“不论有没有出产才干,印度人都会想方设法先跟跨国公司把合约签下来。”李笛说,西方人很有契约精力,一旦达到协作,容易不会反悔。
李笛对印度人的套路不以为然,但她也坦言,真的公平竞争终究或许仍是人家赢:“印度精英阶级在国际各个范畴当高管,深谙西方文化思想,他们会做最美丽的数据报表和PPT。”
她举例,2016年孟买大学两位经济学教授发布了一份陈述:印度有6亿新中产阶级,占其时印度人口的一半,足足是我国的6倍,但这儿面包含了木匠、街头小贩和司机。
印度官方数据相对收敛,只要1-3亿人,但也是“自己界说的中产”,按经合安排的规范核算,印度中产仅6600万。
“许多人拿这当笑话看。”李笛却记住,那段时刻满国际的大媒体、大组织都在评论印度,而对生意人来说,6600万中产就现已满足有诱惑力了。
王军曾供职于一家箱包品牌,十年前去印度调查时,他受邀去了一场婚礼,被新娘的陪嫁品招引住了:除了家电、家具等“大件”,还有七八个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。
“印度男少女多,女人的陪嫁品多,在夫家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。”据他了解,印度凡是有点才干的家庭,陪嫁至少都有三四个行李箱。
这让王军看到了印度商场的潜力,他以为跟着印度人渐渐殷实起来,旅行、商务出行等需求也会逐步添加,未来购买力将不容小觑。
更何况,印度虽然是“穷国”,富豪却是出了名的多,财主数量位居国际前列,“甭说行李箱,手机、轿车乃至奢侈品都有幻想的空间。”
这并非王军的臆测,2014年小米进军印度时,2万台手机仅用2.4秒便在当地电商渠道Filpkart上售罄,盈利之大可见一斑。
再加上莫迪政府“印度制作”战略的卖力拉拢,全国际的外商开端力争上游涌入印度,到2020年,外商对印直接出资简直翻了一倍。
但踏进印度,正是不幸的开端。
厂房的一角,10多个印度工人席地而坐,一上午除了发愣啥也没干。
私自调查良久的林涯真实憋不住猎奇,一刺探才知道,这些工人其实清楚今日的使命是撤除设备的外壳,但印度工程师没说详细怎样拆,所以都等着工程师回来想办法、下指令。
林涯惊呆了,在国内,没结业的实习生拆这设备跟拆乐高相同;有经历的工人,没有图纸也能在1天内原封不动装回去。
搭档却早已见怪不怪,他告知林涯:“印度低种姓的工人,干事都不会动脑子。”
在种姓轻视根深柢固的印度,低种姓人群被以为天然生成懒散、没有天分,至今仍只精干最脏、最累的苦力活,也很少受教育的时机。“千百年下来,他们就被约束死了,丧失了必定的考虑才干。”林涯说。
而高种姓的人习惯了指挥若定,也不会着手干活。他常常看到这样一幕:1个工人跪在地上铺图纸,几个印度工程师站着围成一圈,你一句我一句,评论完就作鸟兽散,底子不论工人有没有听懂、后边做得怎样。
“别盼望人家跟工人一同作业,多说一句他们都觉得有辱身份。”他无法道,工程师们最活跃的时刻,便是每天上午十点按时去喝一杯印度奶茶,品尝英伦贵族遗风。
这导致一周后,林涯完毕印度出差返程了,那个设备还没有拆完。
刘聪在去印度建厂前,就听到了不少相似的故事,他特意选择了6个“种子职工”回国训练,一番“我国式改造”后,这批职工身上少了印度人的自傲、懒散,添了些谨慎、谦善。
但是有一天,他们却忽然团体提了离任。
“你不让咱们走,便是轻视咱们!”电话里,印度职工怒发冲冠地控诉,刘聪隔着屏幕都感触到了他们的怨气。
但他更动火,正在赶的这批货是给新客户试水的,做好了后边订单不可估量,厂里早早就发了加班赶工的告诉,该给的钱也许诺会给到位,没想到职工仍是整出了幺蛾子。
“他们死活要去参与一个印度教节日的祭拜活动。”刘聪其实乐意放假,怎么办职工们不是请一两天,是提早走、拖后回,五天都打不住。
但他终究仍是退让了:“你不容许,他们就闹停工、找工会制裁你,轻辄罚一笔巨款,重辄打砸工厂,让你不得安生。”
这样的状况不是个例,印度一年的周末公休加节日共有120天之多,全年近三分之一的时刻,刘聪的工厂都是坐不满的。
而用工问题也仅仅印度建厂难题中的冰山一角,刘聪掰着指头数,一天停电三四次、房租快赶上国内一线水平、交通运输费高到离谱、配件要从我国进口……各式各样算下来,在印度建厂成了一笔亏钱生意。
李笛也发现说好要把订单给印度工厂的跨国药企,终究又把需求投进到了自己手上。
“三哥说3年投产,很或许是3年又3年。”她恶作剧道,印度人狼子野心想代替她们,但总是各种掉链子,到约好日期只产出了一堆杂质许多的残次品。
但说笑归说笑,她仍是很忌惮印度人的,“别看印度现在笑话不断,它绝不是扶不起的阿斗。”
一个新物质被发现,在我国和在印度,或许会面对2种天壤之别的命运。
李笛吐槽,国内有一家把握了新技能,学员立刻会被其他公司以更高的价钱挖走,然后仿制相同的产能,直到商场同质化停止。
而在印度,即使是很小的细分范畴,都会有相关的联盟、协会,各家在特定范畴里做自己拿手的工作,彼此之间默契地不抢生意。
不只明确分工,这些联盟还像一条条神经,把职业的改变、需求输送给“大脑”,以快速获取方针支撑,她每隔不久就能听到印度那儿出台新规的音讯。
这样的联合、功率让李笛惊叹:“3年5年做不成事,10年20年说不定就做成了。”
但王军却觉得,印度巨大的政商系统,是蜜糖,更是砒霜。
在货架、橱窗粘贴广告需求独自的许可证,连在店内放音乐都要许可证……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工作,在印度却是稀松往常。
当年他去调查时就发现,一家传统超市若想在印度成功开业,至少需求40多种许可证,每拿一个证都得掉一层皮。
他的一位同行去印度办厂,选用的环保技能非常先进,各项目标都远超国际规范,但履行的官员总能找到莫须有的理由挑刺。
“说到底,这些印度人便是想要钱。”王军说,那位同行终究交纳了50万卢比(约4.2万元)的“保护费”,是官方处理费近百倍。
这种状况至今依然未能改进,前段时刻他还看到新闻,印度一个高档环境工程师,光贪婪的现金就高达23亿(约1951万元)卢比,纸币铺满了整个房间,“这但是在印度的价钱”。
乃至一家企业还会遭受两层剥削,如韩国浦项钢铁走完当地流程,又被印度中央政府罚了一笔巨款。
“由于印度仅仅地理上的说法,内中是散装的。”王军介绍,印度有6种宗教信仰、10个首要民族、22种言语,28个邦各过各的日子,有些当地法乃至和印度宪法都是抵触的,外商得处处打通关才行。
当然,印度政府也有和蔼可亲的时分,近期其就向华为、大疆等高精尖科技企业喊话,热烈欢迎赴印出资!印度现已成立了专门跨部门作业小组,并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办法。
“去了或许会面对更暴虐的收割。”王军说。
当年小米、OV进军印度时,莫迪与雷军“亲如兄弟”般合影,大佬们个个都是政府的座上宾。可等厂商们尝到了印度商场甜头,印度就祭出关税大棒、方针镇压,逼着去建厂。
印度还依样画葫芦,一步步引进了整个手机工业,一跃成为了仅次于我国的国际第二大手机制作国。
而被引进的公司,比及的不是以技能换商场,是资金被冻住、公司行将被印度财团收买的音讯。
“莫迪所推广的经济改革,其实便是与财阀进行的利益交流。”这是王军看新闻总结出来的,在本年美国大选之前,印度推举是国际上最烧钱的大选,“只要财团的政治现金才干撑得起。”
基于此,不止我国手机企业,欧美日韩的车企、药企等,许多都被印度财团摘了桃子。
“印度赚钱印度花,一别离想带回家。”王军戏弄,现在许多我国企业都对印度提高了警觉。
但海外公司就没那么轻松了,正如苹果相同,“在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里,除了印度,还有多少国家能涣散危险呢?”
(文中人物均为化名)
参考材料:
1、现代天庭:《一位我国工程师眼里的印度工厂》
2、The Economic Times:《How the middle class will play the hero in India's rise as world power》
3、毛克疾:《印度“阶段制作业促进项目”:新版“进口代替”方针?》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