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06 点此:557次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3月17日,坐落黄河几字弯上的内蒙古包头,迎来了一场归于春天的典礼——包头黄河开河观凌周。当天,大批包头市民及外地游客来到包头黄河岸边,观开河、赏流凌、看水鸟、踏春风、吃鲜鱼。
黄河流凌是黄河春日里独有的景致。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办理厅发布通报,到3月23日9时,黄河内蒙古段开河至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(三盛公闸下297公里处),累计开河423公里,剩下封冻长度263公里,开河局势平稳。
黄河流经9个省(自治区),通过宁夏石嘴山后,向北敞开了“几”字旅程。包头市坐落黄河几字弯顶端,依黄河而建,自西向东河道总长220公里。每年开河期,上下游淌水、中心冰封构成的“流凌”现象,在国内外大河景象中是独有的。因黄河包头段水流陡峭,并且湾多、桥多,极易构成冰坝,所以黄河包头段是观看流凌的好去处。
黄河水利委员会包头水文站副站长郭新伟介绍,包头在黄河流域靠北,气候比较冰冷,和其他城市比较,包头段黄河流凌早、安稳封冻时间长、开河较晚,因而开河时阳光下的流凌闪耀着清光。许多流凌反射出的亮光,构成一道自带光辉的银链,可谓壮丽。
黄河开河,分为两种,一种叫文开河,一种叫武开河。文开河,凌块较小;武开河,水鼓冰裂,响彻云霄,局面愈加壮丽。因为黄河开河局面宏伟,景致可贵,每年开河时,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。“曩昔咱们来包头赏识冰凌,大多便是郊游摄影。本年观凌之余,还有许多新活动,非常热烈。”当地一名水文观测爱好者说。这位爱好者口中所说的新活动,是包头文明旅行开展集团为2024年包头黄河开河观凌周准备的50多项活动。
在包头黄河风情园,炊饼、花馍、糖人、糖画、茶汤等非遗货摊带着古韵,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如同游在画中;包头市艺术剧院带来的独具匠心的扮演,更是把观众带入沉溺式互动体会中。
穿过包头黄河风情园走到黄河岸边,游人在工作人员的仔细安排下,站在安全间隔赏识开河期黄河美景,以及观看踩高跷、“黄河老腔”、土默特婚礼等特征扮演,一幅黄河风情画缓缓翻开。
在包头黄河国家文明博物馆,游客能够了解黄河文明、包头区域前史文明和湿地维护等内容,一起能够观赏包头黄河国家湿地鸟类生态图片展、登上观景塔瞭望黄河美景。
春风不只融化了黄河水,也唤醒了沉寂一冬的鱼儿。“黄河开河鱼”久负盛名。据《河曲县志》记载,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开河后打捞的“开河鱼”上贡给皇帝。“开河鱼”以黄河鲤鱼为佳,味道鲜美,每年吃开河鱼早已成为许多包头人迎候春天的风俗。在门客的日程里,品味开河鱼成为翻开春天味蕾的重要典礼。
此外,在包头,游客还能够观赏以阿善遗址、麻池古城、燕家梁遗址、五当召、美岱召等为代表的古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、古渡头、古道、古墙等前史文明资源,感悟包头区域各民族携手共进的开展前史;体会以包头剪纸、二人台、六合枕手艺制造技艺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明遗产,以黄河农耕、开河鱼以及服饰、礼仪、节会等为代表的民俗文明,感触包头沿黄各族群众五光十色的出产日子。
2024年3月30日《我国文明报》
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
《一场归于春天的典礼》
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
相关推荐